严重危害社会治安案件同比下降8.18%!贵州这地“民间高手”化解矛盾有奇招
今年1至10月,贵州省法院刑事一审受理严重危害社会治安案件6895件,同比下降8.18%,诉源治理和平安贵州建设成效凸显。
这是贵州推进“诉源治理”,以调解形式化纠纷于无形的成果。
今年以来,为深入推进贵州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“我为基层解难题”实践活动,切实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贵州省政法系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用活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基层社会治理机制,推动形成“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综治协调、司法引领、社会协同”工作格局,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、前端化解、关口把控,切实打造“源头预防在先、多元解纷机制挺前、法院裁判终局”的工作路径,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。
将纠纷化解在法院“门外”
今年5月,安顺市塘约村村民肖某,在乐平街上与村民曾某因抢生意发生口角,用凳子打伤曾某头部。肖某于6月22日被公安机关处以12日行政拘留和700元罚款。
曾某出院后,要求肖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,准备将肖某诉上法庭。双方剑拔弩张,一方表示,“老死不相往来。”另一方也不甘示弱,“坚决奉陪到底,打官司。”
肖某与曾某在调解现场
平坝区人民法院、乐平人民法庭干警在塘约村走访过程中了解情况后,第一时间联系塘约村人民调解委员会,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。
调解现场,塘约村人民调解员左文学等人从邻里关系和睦的重要性,法庭干警从法律角度详细解释分析,仅一小时间,双方就补偿金额达成一致,一场本要对簿公堂的乡邻纠纷,未经诉讼程序就画上圆满句号。
调解成功签字确认
据悉,为“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”,平坝法院根据辖区经济发展特点,不断创新工作方式,以做到“三个坚持”、夯实“两个基础”、打造“三个平台”、构建“一个中心”为抓手,逐步探索出诉源治理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“三二三一”工作法,在辖区各乡镇推动打造“无讼”村。
而平坝的做法,只是贵州省“诉源治理”的推行有效地将纠纷化解在诉前的生动案例。
诉讼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,但并不一定是唯一的和最好的途径。今年以来,贵州将诉源治理置于党委政府平安综治大格局之中,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,倡导形成“社会调解优先,法院诉讼断后”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。
借助多方力量调解纠纷
法治的普遍性要求适用规则的“一刀切”,但有时“一刀切”也会面临局限。
举个例子:张三借了李四的钱,但没有打借条,两人为此闹到法院。对这样的矛盾纠纷,法院应该怎么判?
诉源治理实践中,各地因地制宜,将矛盾纠纷进行多元化解,再精准分解到各地的“民间高手”手中。
黔东南州天柱县三门塘村毛泽霖和法官在调解现场
毛泽霖就是这样的“民间高手”。
毛泽霖是天柱县三门塘村人,现在担任联户长,有深厚的群众工作经验。因热心肠,村里的许多矛盾一出现,他在第一时间就出面劝说,巧用方式方法,就地化解各种矛盾,深受群众信赖。
“前段时间,村子两户人家因山林边界发生纠纷,两个家族差点群殴,毛泽霖和人民法庭,法官工作人员及时出面调解,才制止了这起纷争。”村委会主任王先文如是说。
为方便群众,将调解现场移动到村民院坝进行调解
而像毛泽霖这样的“人头熟、有威望、善说理”的个人调解员,在贵州省不胜枚举。
坚持强基导向,贵州省在乡村“熟人社区”,助力培育“五老”调解员、说事评理员等民间新乡贤。此外,贵州省法院还设人民法庭409个,法官工作(站)点1280个,今年1到10月,人民法庭审结案件共146699件,调解结案48283件,占比32.91%;其中,4至9月诉前调解29406件。
高效解决已进法院的纠纷
“多次讨薪未果,没想到这次这么快!仅用1天就把老板拖欠3年的薪酬追回来了,感谢松桃法院!”近日,农民工江某,说起松桃法院太平营街道“诉调对接中心”的办事效率,连连竖起大拇指点赞。
原来,江某带领39位农民工,承揽建设贵州某农业发展公司的食用菌基地办公用房,因该公司负责人杨某被公安机关羁押在看守所,他们的薪酬138484元一直未得到结算。
在太平营街道的“诉调对接中心”的高效调解下,39位农民工成功追回薪酬
随后,他们到法院起诉杨某,寻求法律援助。
经研判,松桃法院立即开启绿色通道,将案件委派至太平营街道的“诉调对接中心”,请求法官前移参与诉前联合“速裁”,经调解,贵州某农业发展公司同意先行支付39名农民工欠薪,双方当场申请进行司法确认。
松桃自治县太平营街道综治“诉调对接中心”调解现场
这是贵州省法院除了在诉前化解大量纠纷矛盾,还大力提升案件办理质效,促进生效裁判自动履行,减少二审案件、执行案件和涉诉信访,促进“循环案件”“复生案件”治理的缩影。
贵州高院副院长蒋浩说,“在案多人少诉讼案件呈爆发几何式增长的大背景下,通过诉讼源头治理,定分止争于基层,确实可以减少法院收案总量。此外,矛盾纠纷少了,节约大量司法资源、减少百姓诉累,群众满意度高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