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治理”到“智理” !这里的基层治理有了“新样板”
近年来,贵州省晴隆公安聚焦警务模式创新升级,警务毗邻协作联动发挥聚乘效应,“三警合一”科学用警实时管控街面,集结社群力量共建共治共享,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不断夯实“平安晴隆”建设根基。
“战区模式”常态化
为了更好履行新时代使命职责,晴隆县公安局聚焦防范、打击、服务、精准、迅速五个具体方向,探索构建了符合本地实际、实战需求的现代警务体系——“战区模式”,解决了部门警种单打独斗的问题,着力实现打击犯罪更精准、维护稳定更有力、服务发展更高效的工作目标。
“战区模式”起源于脱贫攻坚,发展于乡村振兴。
脱贫攻坚时期,全县被划分为南部、北部、中部三个战区,护航脱贫攻坚战队队员按需分派到战区派出所,实行分片包干,实现法治保障与脱贫攻坚精准对接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乡村振兴步伐铿锵,原有模式已不再适用,改变、创新刻不容缓。
以晴隆县公安局长流派出所为例,该所距离县城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,一旦发生重大警情,市区支援警力不能第一时间到达,往往错过最佳处置时机。
为此,晴隆县公安局在南、北、中三个战区的基础上,根据地域人口、发案数、交通情况和警力配置等重新划分调整,不断提升打击违法犯罪、护航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。
各战区设立联合党支部,一旦遇到重大突发性警情,支部书记可直接下发联动任务,成员派出所作为联动单元,根据联动指令,随时增援。其中,中部战区由莲城、光照、鸡场、茶马、沙子、碧痕6所负责;南部战区由紫马、安谷、大厂3所负责;北部战区由长流、中云、花贡3所负责。
工作中,各战区遵循属地管理、整体联动、预防在早、化解在小的原则,对辖区重点区域、农村道路监控盲区、人流密集场所划定巡逻网格,开展巡逻防范、打击犯罪、服务群众等工作。
今年3月,花贡镇母洒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上山采茶不慎走失。了解这一情况后,北部战区联合党支部书记孔德云立即组织力量上山搜寻,通过300多人的不懈努力,成功找到老人并迅速送医检查。
随着“战区模式”的不断完善,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。张先生感慨:“现在的治安越来越好,我们生活在这里很安心。”
“三警合一”扁平化
晴隆县公安局树牢强基导向,坚定不移“大抓基层、大抓基础”,以深化派出所、交警、特(巡)警“三警合一”改革为牵引,不断推动重心下移、警力下沉、保障下倾,切实把派出所打造成综合性战斗实体。
晴隆县公安局在原有编制、职责不变的情况下,选派9名特(巡)警和6名交警合并到城区派出所,由派出所所长统一管理调度,进一步壮大了城区基层警务力量,缓解了警力不足的难题。
通过整合资源,将原有的三个警种整合为一个行动小组,共同开展辖区内治安、交通警情,统一接受派出所指令,弱化了中间环节,让警情指令一派到底。
“行动小组按照有警处警、无警巡逻、以动制动、以快制胜的原则开展工作,最大限度提高处警效率、提升见警率和群众安全感。”莲城派出所民警陈慧贤介绍,行动小组实行3班倒,每班由民警、辅警共8人组成,明确一名组长负责统筹小组各项工作,每天凌晨2点到7点,派出所会安排专人进行街面巡逻,既保证了班组成员休息,也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巡逻防范。
“三警合一”警务模式运行以来,城区警力覆盖面更加广泛深入,处警更加高效迅速。“一旦遇到交通事故、报警求助等警情,行动小组可立即先期处置,实现了就近派警、及时处置,既节约了处警成本,又节省了警力资源,群众也对我们更加满意。”陈慧贤说。
此外,通过警种融合,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民警的综合业务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。派出所警务触角进一步延伸,有力消除了工作“死角”和“盲区”,有效提升管控战斗力。
“社会防治”多元化
为进一步深化基层治理,缓解基层警力不足,晴隆县公安局创新公安警务工作模式,充分发动群防群治力量,共同解决基层治安管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,切实深化各类矛盾纠纷排查,不断夯实“平安晴隆”建设根基。
晴隆县公安局积极推进“一村一警务室”“一村一警务助理”建设,招聘人熟地熟的群众成为警务辅助力量,将平安堡垒延伸到每村每户。
各乡镇派出所以警务室为依托,组织义务巡逻队、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治安巡逻,强化基层警务,打通了警民联系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晴隆县公安局还在各乡镇派出所设置了“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室”,联合法院、检察院及各村干部、警务助理、乡贤寨老、专业律师等一批调解能手组建多元调解队伍,大大提高了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。
此外,晴隆县公安局每个派出所都建有十余个“微警务群”,每个警务群就是一个线上“微警务室”,群众有困难、有问题在群里反映,民警在群里为民答疑解惑,小小的警务群就成了全县警民快速沟通交流的“警务微平台”。
“民警通过微警务群及时掌握社群民意,群众可以通过微警务群向我们提供线索,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......”谈到警务群的妙用,紫马派出所所长严敉赞叹不已。
从“治理”到“智理”,近年来,晴隆县公安局不断创新探索,采取多手段、多途径激活基层治理活力,构建起人人参与、人人负责、人人尽力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基层治理新格局。(黔西南公安、黔西南长安网)